中演院线
CPAA Theatres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李龙吟:《马可 ·波罗》,国际合作的成功歌剧

时间:2018-08-10
本文刊于2018年第7期《艺术评论》(总第176期)

   
    歌剧《马可·波罗》由中国诗人韦锦和德国作曲家施耐德用中文创作,并由一个国际化的团队合作,导演、作曲、指挥、歌唱家、舞美灯光设计等均来自不同国家。《马可·波罗》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着眼于讲好“中国故事”,通过演绎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与父亲尼科洛·波罗、叔父马泰奥·波罗,自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中国的传奇经历,再现了宋末元初的风云际会、兴衰更替,以及围绕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而展开的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的较量。

《马可·波罗》剧照
      
        歌剧是世界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中国人要创作出好的歌剧,需要经过国际合作这一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歌剧,学习歌剧的要素,最后创作出有自己特点,达到一定艺术水准的歌剧。
广州大剧院版《马可 ·波罗》是近年来由中国出口制作、国际合作的成功歌剧作品。国际合作艺术作品,首先要有一个国际艺术家认可的好故事。

        马可·波罗是中国人特别愿意提起的一个人。中国人认为:当年马可·波罗这个威尼斯人来到中国,被中华大地的锦秀山川、纯朴民情所折服。马可·波罗为世界睁开眼睛看中国立下不朽功劳。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尽管有人对马可·波罗来没来过中国提出疑问。有人考证: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中国,都是人们知道的地方和人群中流传的事情。而当时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部游记中都没有记载。尤其不能让人理解的是,在这部游记中居然没有关于长城的记载,如果马可 ·波罗从威尼斯经过中国西域到过元大都,又至此转游到杭州,他是不可能不经过长城的,他也没看见过长城?没听说过长城?如果他看到过长城,这么一个对中国什么都感到惊奇的外国人,怎么可能对长城一字不提?这太不可思议了。还有人说:中国是记史最严谨的国度,从县志到宫廷中的史官,连皇上“出恭”都有详细记载。对这么一个自称见过元朝大汗忽必烈,在元朝当过官儿的外国人,在中国任何一本史书中怎么可能不见只言片语?

        我是一直认为马可·波罗没来过中国的,他不过是得到一本有关中国的书,不知道后来怎么就成了《马可·波罗游记》了。

         
可是,我看了这一版由中国诗人韦锦创作的歌剧《马可·波罗》,我倒是突然相信这个剧中的马可·波罗可能是来过中国的,因为他参与了当时宋元之间的大事件,而这部歌剧中对这种参与的描写是可信的。


《马可·波罗》剧照

        韦锦老师说他看过所有他能看到的有关马可·波罗的文史资料,他选择了这样一个角度来写他认识理解的马可·波罗。韦锦老师让马可·波罗经历了那一时期世界东方最大的政治事件——宋元战乱。他让马可·波罗力图在宋、元之间当说和人,让马可·波罗以一个西方基督教徒的思维劝说宋、元不要对抗而要和平。让他目睹元朝大汗忽必烈和宋朝宰相文天祥这两个历史巨人之间的较量,马可·波罗想有所作为而又无能为力。我十分喜爱故事的叙事,因为它符合当时的历史,符合当时东西方之间的巨大隔阂,符合东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冲突,也符合东西方杰出人物的气质和品质。更重要的是,以这样的视角来描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表达了剧作家对世界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的深刻思考。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能被西方艺术家接受的视角,才能有一些当今世界顶级的艺术家们加盟其中,共同创作出了这一高水平的歌剧。
        这部歌剧的作曲是德国人恩约特·施耐德,他是当今在德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的作曲家。当他拿到已经翻译成德文的歌剧《马可·波罗》剧本时,他被这个由中国人写的西方人在中国的传奇故事所吸引,他为了写好这部歌剧的音乐,对中国音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应该说,这部歌剧的作曲非常成功。他把西方音乐、中国音乐巧妙地、有机地结合成一部完整的歌剧,马可波罗的主旋、忽必烈的主旋、文天祥的主旋和其它人物的主旋非常自然流畅地出现在演出中,不但没有突兀的感觉,而且帮助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剧情。比如全剧第二场开幕,观众听到近三分钟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的演唱,在这三分钟里,舞台上没有任何表演,而观众却可以感觉到元朝大汗忽必烈的威严。

        我特别想提一下这部作品由中国人用中文写作,翻译成德文由德国人作曲,作曲出来后再由中国剧作家调整中文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而成功的。我们知道,任何国家的语言都是有自己民族的音韵的。尤其是中文的四声是中国话能让人听明白的基础。而德文也是有德国的音韵的,德国作曲家一定是按德文音韵作曲,而这样的乐曲最后还要和中文的音韵对位。中国的韦锦先生和德国的恩约特 ·施耐德先生经过反复的勾通,才能让这部歌剧在正式演出中让人听起来这么舒服,这一创作过程是值得认真总结的。

        这个戏的舞台美术团队基本是英国人:多媒体及舞美设计卢克·霍尔斯,灯光设计布鲁诺·博艾特,服装设计艾玛·瑞欧特。从介绍中得知,这是一个合作过多次的互相默契的舞台设计团队,非常棒。单说他们对前幕、沿幕、侧幕、天幕的运用,真是别出心裁,出神入化。就说下雪,大宋被灭,天悲人怨,天降大雪,雪只下在半截前幕、沿幕、侧幕、天幕上。舞台上没有雪。开始我想:这合理吗?后来我想:这合理。雪落在地上化了呗!关键是这个雪不下到舞台上,一点也不遮挡演员的表演,并给以后的戏省下不少事儿。不像我们有些戏,下了满台雪,下一场戏起光前,舞台上还得跑上人来在暗转中扫雪。台上费事儿,观众跑戏!



《马可·波罗》剧照

        这部歌剧的演奏指挥是汤沐海。他是当今最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指挥家,常年在世界各地指挥顶级交响乐团和歌剧院。他对这部歌剧音乐处理的严谨庄重,毫无讨好观众之处,观众都不好意思瞎鼓掌。这是严谨的指挥掌控剧院观众的技巧,不让中国观众在看歌剧时胡乱鼓掌是不容易的。汤沐海在这部歌剧的演奏中能掌控的好,难能可贵。我知道汤沐海指挥有一个比较苛刻的要求,他坚持要和国际上最好的演员合作。

        这个戏的几个主要演员是外国人,都是目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著名歌唱家:演马可·波罗的彼得·洛达尔是丹麦最优秀的抒情男高音,用著名乐评人陈志音女士的话说:“声音美得不像话。”演女主角传云的爱丽丝·卡鲁瓦尔茨是比利时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还有中国的田浩江、梁宁、王云鹏、熊柯嘉,都是当今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上的优秀歌剧艺术家。这些演员演歌剧非常生活化,没有我以前经常看到的演员在舞台上端架子。当然,中国演员在舞台上端架子可以说是像戏曲学习,可是人家戏曲演员都有童子功,那架子已经化在身上了,一上台就是那个人物。歌剧演员上台也学戏曲演员端着架子,基本和人物不搭调,我看了不舒服。这个戏的演员没有这个毛病,在舞台上非常生活化,演唱也在生活当中,这可能就是西方歌剧表演的风格。至于说到外国人用中国话唱中国歌剧听不清台词,必须得看字幕才能弄明白的问题。我认为这部戏中的外国人用中国话唱中国歌剧是非常正确的。马可·波罗和他老爹、大叔来中国十几年,一定会说中国话,而且一定说的洋腔洋调,他们发音不准的中国话就是那个人物了。据说,广州大剧院坚持请来的外国演员必须用中文演唱。这倒不是较劲,而是符合这些人物,很有必要。当然,扮演中国宋朝女子传云的也请了个外国演员,是出于什么考虑我还不清楚。那个演员唱得非常棒,长得也漂亮,用韦锦老师的话说:“和她照相都不好意思站的太近了。”但是我觉得这个角色还是由中国演员演唱好一些,观众更容易接受。据说这些外国演员学中文演唱专门学了几个月,唱到这个程度非常不错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即使看中国演员演唱的中国歌剧,不看字幕好像也不太能全部听得清楚吧?对比这几位外国演员用中文演唱下的功夫和达到的效果,倒是中国演员自己用母语演唱时要认真练好吐字发音了。

        说到表演,就一定要说导演了。我认为这部歌剧表演这样精美和完整,导演功不可没。这部歌剧的导演卡斯帕·霍尔滕是英国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的歌剧总监,在世界上几个主要的歌剧院导演过作品。在他的统一艺术处理下,《马可·波罗》非常好看好听。具体用了什么招数,只有参加创作的人员清楚了。
《马可·波罗》剧照

        这样一部国际合作的歌剧巨作,达到一定的水平是理所当然的。我非常敬佩广州大剧院有魄力将这些国际歌剧大咖聚集在一起,做了这样一部震撼的歌剧。我认为这部歌剧有中国歌剧迈入世界优秀歌剧行列的可能性。       
 
        我知道这样一部国际艺术家的合作之作,难免有不够严丝合缝的地方。具体意见我已经和主创队伍谈过了。因为我是歌剧的门外汉,我的意见都是班门弄斧,对他们不一定有帮助。
        我真心希望这部中国人制作、国际艺术家合作的中国歌剧成为中国歌剧走向世界的旗帜。


李龙吟: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